分析竞争对手网站优化情况可从五点着手 |
发布时间:2016-01-18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3640 |
这纯属一篇吐槽文,用来纪念这一个月来笔者在微软商城遭遇的波折和辛酸。文章可能情绪化严峻,也有太多的个人色彩,但仍是但愿能给人带来一些启发。 笔者算得上是半个“软粉”,固然也曾经写过良多鼓吹微软战略方向,看好微软系产品的文章。但不得不说,微软太过迟缓,就像一头粗笨的大象,固然看准了前路,但沉重的步伐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令人绝望。微软的良多思维逻辑是正凡人无法理解的,产品的设计和体验无人顾及,也布满了波折和反复。 在这些不客观的吐槽背后,实在某种角度来看,或许折射了微软今无邪正的困境——正确战略的背后缺乏高效率的推动,也缺乏执行力的落地。 不喜勿喷,个人对微软的不客观吐槽 笔者在最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遭遇了大此类题目。 以客服为例,大年初六或是周末,苹果客服始终始终畅通无阻,而微软中国客服电话在节假日无人值便无人问津,使人抓狂。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微软官网付款购买了office365服务后,订单一直处于未付款状态,最后竟被自动取消,和官网客服沟通要求取消订单并退款后,订单最后又被恢复且并未退款也无人提醒。购买office365服务后,office mobile一直无法识别激活状态。笔者购买的Surface3在冬季更是泛起了诸如无法充电等大大小小的题目,每每与客服沟通时,只有卸载电池驱动以及重装系统这种笨重无逻辑的解决方案。 此类题目竟然不是孤立,所谓订单下单后莫名其妙被取消、Surface冬季无法充电的题目竟然比比皆是,已成大众槽点。此类题目让人消磨了耐心,也失去了决心信念,更让人怀疑微软的效率。 低效迟缓,从Windows Mobile10谈起 也难怪,在Google,Facebook等新兴互联网公司眼里,微软在消费市场上是个缺乏立异效率低下且至公司病缠身的老家伙。 假如说以上只是笔者一人的体验和感慨感染,有着以偏概全的情绪化表达的话,那么这从WP8到WP8.1,WP8.1到Win10 Mobile的更新效率上来看的话,更是可见一斑。 WP8到WP8.1上增加的通知栏和方向锁定等功能换在MIUI和Flyme等国产定制Rom的身上,可能只需一周便可修复,而在WP的身上却用了足足一年。 而从2015年7月到2016年2月,Win10 Mobile正式版即将推送的动静从没有又断过。足足8个月的时间里,推送日期一再被推迟。微软拖拖拉拉,好像绝不在意自己的处境。 不否认当前微软的大战略方向是准确的,但从战略到落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段路考验的是公司的决议计划效率、运营效率。在决议计划和运营上迟缓不止的现状将让这头跛足的象在前行的过程中是失血而亡。 事实上,WP的市场据有率正在不断下滑。根据国外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在去年年底宣布的数据来看,WP全球据有率已跌至1.7%。而在2014年年末, WP在全球尚有3%的市场份额。 彼时,微软刚刚选择抛却诺基亚品牌,Lumia930和Lumia830成为诺基亚的绝唱。时间往前倒推,微软和诺基亚之间固然貌合神离,但WP的据有率仍是在不断晋升,Windows Phone尚有一丝气愤但愿。 而在诺基亚品牌被抛却之后,Lumia930和Lumia830两款最后印着Nokia logo的机型在2015年3月之后便早早停产,微软很长时间内也未推出Lumia930的继任机型。甚至在2015年5月至10月的半年时间里,微软中国官方商城内都只有Lumia640等中低端机型苦苦支撑。 不得不说,今天的姗姗来迟的Lumia950系列早已经没有了诺基亚时代引领行业的产业设计和设计语言,在产品层面难谈优秀。 在最近几个月里,WP好像更是遭遇了一场血崩式的恶梦。固然头顶着Win10 Mobile“代表着提高前辈出产力”的光环,固然中国海内的开发者都在开发UWP通用应用,但Win10 Mobile正式版始终难产。甚至有动静称,“腾讯在 Windows 10 Mobile 平台休止开发全系应用”。 有粉丝在微软论坛里甚至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介入Windows10测试大半年,因是一直经历测试版,所以我说Windows10是题目最多的版本,效率最低下的版本,特别是通用应用。然而,现在正式版也即将发布,本认为会大大改善,但有些绝望,固然大部门题目得到了解决,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对它的看法——Windows10是有史以来最差的,没有之一。 微软的慢,正在成为微软这头大象的致命伤。微软曾经把“慢行事,不出错”作为企业的信条。这一文化源自于PC时代,消费者每三年时间需要对操纵系统进行进级。但如今的企业均通过云服务发布软件,能够每一天都在软件中增加新功能。 慢了个时代:想要跛足疾走还得靠执行力 时代早已不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和科技公司现在追求快,快速决议计划、快速运营。由于,这意味着可以频繁试错,泛起错误之后能够迅速的进行弥补。 微软的行事风格显然还停留在上个时代。WP的更新速度几乎是以年为单位,且更新内容缺乏诚意和突破。且不论WP的更新速度无法与海内互联网手机厂商的定制Rom更新速度相提并论,即使是与谷歌的Android、苹果的iOS比拟,也是慢了一个时代。 微软的Surface、Hololens等产品具备前瞻性,但在移动端,微软这个最薄弱的环节,微软始终缺力度。从与诺基亚分手开始,微软始终无力改变颓势,虽说Surface Phone的计划有加强两端融合的想法主意,但这也在侧面反映了一个题目——此前,微软两端融合的尝试缺乏明确的思路。 事实上,微软这样的大象在面临复杂的内部利益纷争时,想要跛足疾走,无异于是戴着镣铐舞蹈。今天的微软从大战略的角度来看,可能是准确的,但是从战略到落地,微软可能仍是缺乏真正靠谱有效的做法。没有落地的战略是无法带来实际效果的,这或许也是微软今无邪正的核心弊病所在。 早在2014年张亚勤出走微软加盟百度时,搜狗CEO王小川便以为,“张亚勤出走是互联网研发模式的颠覆性胜利”。某种意义来看,更是微软这种效率低下的大企业在面临互联网公司高效决议计划、技术研发与产品推出施展到极致时的无力。在王小川看来,在微软研究院,产品从立项到产出需要3至5年,再加上异地治理、决议计划效率低下,所以难以支撑变革,难免失势。 彼时,《新京报》曾用《张亚勤:微软“失去多年”是最大遗憾》一文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微软转型的挫折——张亚勤以为,“都不是技术的题目,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除了有好的愿景、好的战略,还要有强盛的执行力才能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