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合肥浪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服务热线:400-099-8848

值得学习!这25个奢靡品网站设计很不俗

发布时间:2015-10-18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2862


双十一首日,根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主要电商企业全天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4.6亿件,同比增长65%,全天各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1.48亿件,一位快递员在微博上说:“双11的目标是900个亿!却累死了我们快递小哥们。”



在双十一成功跨越七年之痒的时候,阿里巴巴下的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通俗说的菜鸟物流)也在晒自己的成绩单。声称在菜鸟物流体系内,截至11日24时,全天发货量达到1.83亿,发货率接近40%。菜鸟公司还提到,双十一所有包裹里程加起来可以绕地球1100万圈,地球到太阳接近1500个往返,“突破人类目前探索到达的最远间隔。”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比刘慈欣的《三体》里所描写的宇宙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恐怖世界。


很值得骄傲吗?


菜鸟有自己骄傲的理由,在双十一之前,有个“一张图看懂菜鸟网络”的帖子,里面提到“菜鸟”有170多万名快递员,是43个马尔代夫的总人口,有大约200架飞机(恕我才疏学浅,不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中国的全货机总共也没那么多吧)相称于1.2个海航。不了解真相的筒子们,得认为这是一个多大的公司啊。实在大家都知道,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是一家不干脏活累活的公司,它的快递员,飞机,都不是自己的。绝大部门是快递桐庐军——四通一达的。


前面铺垫这些,是为了深度解析下面这组数字,假如您认可上面的分析逻辑,再往下看;


假如您不认可,请思索一个题目:欧盟是否可以被视为一个国家看待,固然有了欧元?



根据权势巨子统计数字:截至11日晚上8点,各大快递公司包裹数


突破4000万:中通


突破3000万:韵达 申通 


突破2000万:百世汇通 圆通


突破1000万:每天快递 顺丰


(注:顺丰并没有宣布官方数字,业内估计大约在1500万左右)


这组数字有何玄机,简朴看两个新闻,详细内容感爱好自行百度:


5月14日 阿里巴巴团体公布,已联手云锋基金,战略投资海内主要物流快递企业圆通。不外,阿里方面并未透露投资金额和占股比例。(增补,此前阿里已入股百世汇通)。


6月7日动静,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联合发布公告,共同投资创建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运营面向所有快递公司、电商物流使用的24小时自助开放平台——“丰巢“智能快递柜,以提平台化快递收寄交互业务。


无论阿里巴巴是否愿意承认,自今年6月以来,后来业内往往会把中国民营快递分为两大阵营阿里系和非阿里系,前者包括圆通和百世汇通,后者包括顺丰、申通、韵达。中通因为后来接受了红杉资本高瓴资本华平的投资,估值超过了民营快递一哥顺丰,也被视为一哥独立的气力。


那么用这个视角来看这组数据,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结果。



阿里系:2000万+2000万=4000万


非阿里系:3000万×2+1000万+1500万=8500万


中通:4000万


假如阿里的人看到这篇文章,肯定会驳斥说,不能把四通一达分开来看,他们都还在用菜鸟的电子面单呢。我无意挑起争夺,只是想指出几个有趣的题目:


第一,中通为何是第一


假如双十一之前让人猜测今年双十一的快递榜首,一般都会以为是圆通和中通之争,过去的灵通系一哥申通已经掉队,圆通靠21%的市场据有率已经是第一。但是仅仅就第一天的情况看,中通却毫无悬念的拔得头筹,不得不说,这恐怕仍是与资本的助力有关。目前海内估值最高的快递公司,果然在双十一首日也是第一,这也天然会给资本以决心信念。


另一方面,中通和圆通都在为了加快IPO进程,进行网络直营化的改造,在这一过程中,据说中通的转型更为顺利,而圆通则还在调整中。这种转型的本钱与代价天然也会影响到双十一的表现。


第二  百世汇通为何崛起


在第一日的表现中,良多人都在为百世汇通的表现感到吃惊,过去人们已经习惯了说三通一达来取代四通一达,被去掉的一通就是百世汇通。但是自从今年将物流公司更名百世快递以来,百世汇通即下决心离别桐庐系的形象。作为马云最早投资的物流公司之一,百世一直以夸大技术和信息化自居。但从之前把握的信息看,百世的业务量猛增,也和他们在供给链方面针对热门进行布局有关,好比2012年起他们就和闻名淘品牌茵曼达成合作协议,茵曼将仓储与物流治理交给了百世团体,那么当茵曼持续起量的时候,百世的业务量也跟着水涨船高。


那么随之而来的一个题目仍是和圆通有关。圆通可以说是马云最高看一眼的嫡系部队,10月份圆通完成股权变更后,菜鸟CEO童文红入阁董事会,但是双十一首日的结果看,两个嫡系部队承运的包裹数目倒是半斤对八两,相差不大,或许,这是有阿里方面平衡利益的考虑。


第三 为何日日顺抢得第一单风头


在阿里的物流体系中,还有两个特种部队,一个是海尔日日顺,以擅长大家电配送著名。还有一个就是重量级的战略合作伙伴苏宁云商。物流也是阿里与苏宁合作的重要筹码。而且苏宁也在大家电物流方面深耕多年,颇有心得。


良多人都看到一个新闻,今年双十一首单,被日日顺抢得,详细过程不再赘述。今年8月阿里苏宁达成战略合作时,笔者去苏宁采访,苏宁方面也提到苏宁自己的物流体系将会和阿里巴巴进行对接,究竟苏宁有450万平方米的仓库贮备(京东为230多万),以及一个遍布全国相对成熟的物流体系,当时笔者甚至感觉到,日日顺或者四通一达都会被苏宁物流分去一杯羹。


但是双十一邻近,因为苏宁发动平京战争,与京东开始了电商史上最激烈的撕逼大战,因此在物流方面,我们并没有看到苏宁物流与阿里巴巴的物流体系有多少融合。目前不清晰这是否是战略协同的考虑,好比阿狸说,你去收拾京东,我来对付顺丰。


第四 顺丰数据表现平平,是否会调整策略


顺丰历来对电商洪流保持警惕,从数据看,民营快递一哥的包裹量和每天快递在一个量级,并不算理想。这有好的一面。由于谁都明白,双十一来了,谁家包裹最多,谁家叫苦叫的最厉害,压力最大,甚至品牌受损的可能性越大。在快递业面临电商议价能力不强的时代,也不是送的越多就越赚钱,甚至仍是可能亏钱。所以顺丰在一定程度的隔岸观火,又好的一面,就像当时的二战,半个地球已经打的不亦乐乎,美国人仍是迟迟不肯参战。


但是危险在于,双十一的品牌影响力确实日复大过一日,年复大过一年。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年青消费者加入购物战团后,顺丰是否会错失这部门消费者,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顺丰是否需要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采取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值得继承观察。

上一条:百度搜索下拉菜单怎么玩出...

下一条:合肥网站建设的失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