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9日,微软Windows系统全球遭遇大面积故障,导致旗下部分应用和服务出现访问延迟、功能不全或无法访问的问题,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公共服务“大宕机”,然而,在这场“微软蓝屏”风暴中,中国的公共基础服务却未受影响。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 大力发展国产操作系统:中国在数字化进程中始终坚持科技自主,大力发展国产操作系统,如麒麟、统信UOS、中科方德等,并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这些国产系统,使之成为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的中坚力量。今年3月,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对台式计算机和便携式计算机的采购配置标准进行了调整,调整内容主要包含《中央国家机关台式计算机批量集中采购配置标准—2024版》和《中央国家机关便携式计算机批量集中采购配置标准—2024版》。此次调整,明确要求优先选择国产CPU和操作系统。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也为保障国家数字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 建立了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中国建立了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包括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指导与行动计划、应急处置机制以及监管监督等多个方面。这些机制共同构成了中国数字安全保障的坚固防线。一旦遇到数字风暴等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保护国家数字系统不受侵害。这种前瞻性的布局和有力的保障措施,使得中国在面对数字风暴时能够从容应对,确保公共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未来,随着国产操作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它们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的数字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