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合肥浪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服务热线:400-099-8848

百面绘天津 | 大国工匠成卫东:以人工技能赋能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24-10-04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1530
成卫东是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一位从技校毕业成长起来的 “大国工匠”。他以人工技能赋能人工智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传授操作经验
    • 动作要素分解与指导:成卫东将自己多年的拖车操作经验进行总结,把拖车操作的一个循环分解成 40 多个动作要素,比如挂挡、回头等次数和时机等。在天津港引入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后,他把这些详细的操作动作要素提供给程序员,程序员将其翻译编入程序,写成指令,让人工智能设备能够学习和模拟人类的操作方式,从而优化机器人的运行路径和操作精度,使机器人在码头作业中更加高效。
    • 解决实际作业难题:他凭借自己对码头作业的深入了解,与技术人员一起解决了智能运输机器人最佳行车路线选择等问题,努力把人工驾驶的规范和经验数据化,为机器人的运行、维修以及管理提供参考,让人工智能设备在实际作业中更加智能、可靠。
  2. 训练智能设备
    • 协同配合训练:2021 年天津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后,大量人工智能设备投入使用。成卫东成为了这些智能设备的 “师傅”,对智能运输机器人进行训练。他的 92 个 “徒弟”(即 92 台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在他的教导下,可以顺畅地协同配合,自动充电、排队,智能驾驶级别已经达到 L4,极大地提高了码头的货物运输效率。
  3. 推动技术创新
    • 结合人工智能优化作业:成卫东在与人工智能设备的互动中,不断从机器人的功能特点中获取灵感,推动港口作业技术的创新。例如,机器人具有斜行的功能,他便尝试将这种功能应用到实际作业中,探索更高效的作业方式。
    • 参与大模型研发:随着天津港的不断发展,成卫东除了训练机器人,还参与港口大模型的研发,把港口生产的各个要素、流程、工作以及制度规定等教给大模型,用多年积累的经验去训练大模型,为天津港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成卫东用自己的人工技能为人工智能在港口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持,推动了天津港向绿色智慧枢纽港口的发展。他的经历也证明了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技能和经验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上一条:深圳福田华富大街AI无人...

下一条:乌方宣布新“禁令”: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