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合肥浪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服务热线:400-099-8848

北京算力“加速跑” AI工业去年营收超3000亿

发布时间:2025-03-27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270

算力就像电脑的“体力”,算力越高,处理数据、运行程序的速度就越快,能同时干的“活儿”也越多。北京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枢纽,近年来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AI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关键信息梳理与分析:


1. 产业规模与增长

  • 营收突破3000亿元:2023年北京AI产业营收规模站上3000亿元台阶,占全国AI产业总收入的近三分之一,凸显其全国领先地位。这一增长得益于政策支持、人才集聚和产业链完善。

  • 企业密度全国第一:北京拥有超1500家AI相关企业,包括字节跳动、百度、寒武纪等头部企业,覆盖芯片、算法、应用全链条。


2. 算力基础设施“加速跑”

  • 智算中心建设:北京已建成并投用多个高性能智算中心(如海淀、朝阳智算中心),总算力规模超8000P(FP16),2025年目标达1.5万P,支撑大模型训练等高需求场景。

  • 政策支持:北京市通过“算力券”等补贴方式降低企业算力成本,并推动国产芯片(如昇腾、海光)应用,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 京津冀算力协同:北京联动天津、河北构建区域算力网络,缓解本地数据中心能耗限制,优化资源调配。


3. 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 大模型集中地:全国半数以上大模型研发机构聚集北京,如百度的“文心一言”、智谱AI的ChatGLM,背后依赖本地算力支撑。

  • 场景开放优势:北京在智慧城市、自动驾驶、医疗AI等领域开放应用场景,加速技术商业化。例如,亦庄已部署全域自动驾驶示范区。


4. 挑战与未来方向

  • 能耗与成本:算力扩张受限于北京严格的能耗指标,需通过绿色低碳技术(如液冷、可再生能源)突破瓶颈。

  • 生态协同:如何让中小企业更便捷获取算力、数据等资源,仍需政策与市场机制创新。

  • 下一阶段目标:北京计划到2025年培育10家以上AI独角兽,推动AI核心产业规模再翻番,并强化在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布局。


总结

北京的“算力+AI”双轮驱动模式,通过基础设施先行、政策精准扶持和生态聚合,正巩固其作为全球AI高地的竞争力。未来需进一步解决算力普惠性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以保持产业长期活力。其他城市可借鉴其“场景开放牵引技术创新”的路径,但需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差异化发展。针对如今各地的算力高需求,2024年,北京新增智能算力8620P,形成了绿色算力资源丰富的京津冀蒙环京算力供给廊道,促进算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成为全国算力互联互通体系的重要枢纽。

上一条:杨远熙:用AIGC延伸视...

下一条:快手一年净赚177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