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合肥浪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服务热线:400-099-8848

AI做短剧年入50万?AI变现训练课新套路,其实是直播带货,多人退款难

发布时间:2025-04-21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96

4月20日消息,日前,有多名网友观看“AI变现直播课”后进行了付费学习,但是商家仅提供了简单的培训和工具,收益远远达不到商家宣传的程度,承诺的“可转让名额并退款”也无法实现。近年来,随着AI技术热潮的兴起,一些培训机构以"AI短剧暴利""零门槛年入50万"为噱头,通过直播课、社群营销等方式吸引用户购买高价课程,实则暗藏套路。这类骗局通常结合了知识付费、直播带货和AI概念炒作,需警惕以下操作模式和风险点:


一、常见套路解析

  1. 夸大宣传引流

    • 在短视频平台或社交渠道投放广告,展示"AI自动生成短剧""一键搬运月入10万+"等虚假案例,利用"暴富心理"吸引目标人群(如学生、宝妈、副业刚需者)。

    • 实际AI生成短剧存在版权风险(如影视素材滥用)、平台审核限制,且变现需要复杂运营,绝非"躺赚"。

  2. 直播课转化高价课程

    • 通过免费公开课洗脑,强调"风口红利""保姆式教学",实则课程内容多为网上拼凑的基础操作(如剪映模板、AI配音工具)。

    • 关键环节需额外付费:如"内部变现渠道""独家AI工具"(实为开源软件或订阅制服务),费用从2980元到上万元不等。

  3. 伪装变现的闭环陷阱

    • 部分机构要求学员购买指定AI工具或"流量扶持套餐",声称可帮助分发到海外平台(如TikTok),实际收益微乎其微。

    • 更隐蔽的套路是诱导学员发展下线,通过拉人头抽成获利(涉传销风险)。


二、为何受害者退款难?

  1. 合同陷阱

    • 课程协议中模糊承诺,注明"收益因人而异""不保证效果",法律上规避责任;部分通过私人转账交易,无正式合同。

  2. 拖延战术

    • 机构以"需完成课时""数据延迟"为由拒绝退款,或要求学员证明"按教学操作仍无收益"(举证难)。

  3. 马甲账号频换

    • 许多机构使用短期注册的公司,投诉激增后注销主体,换个品牌继续行骗,维权成本高。


三、防骗建议

  1. 理性认知AI变现门槛

    • 短剧行业需编剧、拍摄、运营等综合能力,AI仅是辅助工具。真实从业者透露:低成本短剧单部投入至少数万元,平台分账规则苛刻。

  2. 核查机构资质

    • 通过「天眼查」核实公司是否存在纠纷;搜索"品牌名+投诉"看舆情;警惕无固定办公地址的线上机构。

  3. 测试再付费

    • 要求试听核心课程内容,核实讲师是否具行业经验(如实际短剧作品、平台账号数据)。

  4. 保留证据维权

    • 保存宣传截图、付款凭证、沟通记录,遇欺诈可向12315、黑猫投诉平台举报,或通过法律途径追偿。


四、真实AI副业方向参考

若想合规利用AI技术创收,可尝试以下路径(需技能沉淀):

  • 定制化服务:如AI商业海报设计、本地企业短视频代运营。

  • 垂直领域工具:针对特定行业(如法律、医疗)训练专业问答模型。

  • 知识IP孵化:结合AI提高内容产出效率,但需原创性。

记住:任何宣称"轻松暴利"的项目,大概率是割韭菜。技术变现的核心永远是解决市场需求,而非投机捷径。建议消费者理性看待“AI速成”噱头,任何宣称“保底收入”“稳赚不赔”的培训均涉嫌虚假宣传,法律禁止对投资、培训效果作保证性承诺,遇到此类话术消费者需提高警惕。

上一条:电商系统购物车模块设计...

下一条:使用AI仿照演员声音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