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中国民航报微信公众号发文称,日前,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核心事件:
-
电商平台下架行为
淘宝、拼多多等平台主动下架了大量“3C认证贴纸”商品。这些贴纸通常以“空白”“可定制”“防水防撕”为卖点,单价极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购买者多为小厂商或小作坊。
-
违法性认定
律师指出:3C认证标志属于国家法定认证标识,其使用必须经过官方审核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私自印制、销售、冒用该标志均违反《产品质量法》《认证认可条例》,构成行政违法甚至刑事犯罪(如“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第三十一条规定:生产者不得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第五十三条:伪造、冒用认证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产品,并处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
《认证认可条例》
第七十一条:伪造、冒用、买卖认证标志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则追究刑事责任。
-
《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3C标志被认定为“法律规定的认证标识”)。
为何引发监管?
-
安全隐患巨大
小作坊将假3C贴纸贴于未通过安全检测的电器、充电器等产品上(如劣质充电宝、插座),消费者误以为产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可能导致触电、火灾等风险。
例:2023年广东市场监管局抽查发现,30%的伪劣充电宝贴有假3C标志。
-
破坏市场信任体系
3C认证是我国对涉及人身安全的16大类132种产品的强制准入制度。假标志泛滥会削弱消费者对认证体系的信任,挤压合规企业生存空间。
消费者如何识别真假3C?
-
查验标志唯一性
真3C标志下方有对应工厂的唯一认证编码,可登录“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www.cqc.com.cn)输入编码验证。
-
核对产品信息
认证证书载明的产品型号、生产商需与实物完全一致,不一致即为冒用。
-
警惕低价陷阱
低于市场均价且无品牌保障的“三无”电器产品,需谨慎购买。
各方责任与建议:
主体 |
责任/行动建议 |
电商平台 |
加强商品上架审核,建立“3C标志”关键词屏蔽机制;对违规店铺封号清退。 |
生产商 |
通过正规渠道申请认证(费用约数千元),严禁购买假标志。 |
消费者 |
主动查验3C编码,发现售假立即向平台或12315举报。 |
监管部门 |
追溯假标志生产源头,对“以假乱真”厂商从重处罚。 |
小贴纸背后是大安全。国家强制认证标志是产品安全的“底线凭证”,绝不能成为黑心商家的低成本造假工具。消费者也应主动维权,让违法者无处遁形。。3C认证贴纸是3C认证的一种表现形式,售卖3C认证贴纸属于伪造、变造认证标志的违法行为,购买后用于无认证产品上以冒充合格产品也属违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