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合肥浪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服务热线:400-099-8848

收到《微信红包》图片要立刻删除,由于是很强烈的病毒?6年前就被驳斥流言了

发布时间:2022-07-23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2874

近日,多名网友询问上海驳斥流言渠道,网传“带有《微信红包》封面15的月亮16圆的图片是病毒”的音讯是否事实。经核对,这是6年前呈现过的流言,其时就被澄清。到现在,微信也未发现过能盗取手机里一切信息的病毒图片。

  微信图片没病毒

  个人不会发公安布告

  从截屏看,本次传达的流言与6年前传达的主题共同,遣词也根本共同,只要些许字词不同。例如,6年前的流言是“明日早上06:00晚上24:00紧迫布告”变成“从明日起一直到八月十五中秋节紧迫布告”;“15的月亮16元”改成“15的月亮16圆”;落款所谓的“刑侦队长:郭于浩”改为“市刑侦队长:侯继刚”等。以上改变并没有改动该传言句子不通、用词不规范的特点,更无法更改这是一条流言的本质——早在6年前,微信官方就曾发布声明,指出微信红包图片有病毒纯属造谣。

  2016年的流言版别

  上海驳斥流言渠道注意到,除了本次网友提供的流言截屏外,该流言呈现过几个版别,也是主要内容不变,但个别字词改变,其中发布者的头衔和姓名改变尤其频繁,呈现过“刑侦队长祝剑”“支队长张齐彬”“公安厅经保支队”等好几个版别。对此,公安部门也曾提示过网友,公安部门会经过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正规渠道发布信息,而且发布的布告都以单位名义发布,不会以个人名义发布。

  能显现的图片不忧虑

  打不开的文件不轻易点击

  为什么一条6年前的流言会再次传达?不扫除部分网民忧虑因传达图片被盗取个人信息。可对于这个问题,网民也不用太忧虑,由于现在也没发现过能盗取手机里一切信息的微信图片,可以直接在微信中显现的图片不含病毒。

  从技能视点看,要想经过图片、视频等侵略用户的手机、盗取个人信息等,意味着需要在图片、视频中植入“垂钓”程序,这有很高的技能难度。

  经过微信传达文件时,相关文件需经过微信筛选、过滤,并非一切的文件都直接读取。能读取的图片、视频乃至表情包文件,往往以“.jpg”“.avi” “.gif”结尾,别离对应单图、视频、动图,它们可以直接在微信中阅读。假如不是这类文件,微信往往只能显现文件原名而不是直接呈现文件内容。

  对用户而言,假如是直接显现的图片、视频、表情包等,并不会藏有攻击程序,可以定心阅读、转发,手机不会中毒。

  但假如看到只显现文件原名,那要留个心眼,不主张点击或打开不明来源的文件和链接。这类文件不扫除为垂钓程序,诱导用户输入个人信息或经过点击链接开端履行木马病毒等。

  所以,用户若收到不明类型的文件、链接,必须提高警觉,不要轻易点击打开,更不要随意填写个人信息。

上一条:老牌虚拟宠物站点Neop...

下一条:腾讯数字藏品“幻核”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