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直播间里聊电子劳作合同 持续释放“数字人社”盈利 |
发布时间:2023-10-08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2414 |
“什么是电子劳作合同?” “签定电子劳作合同的好处是什么?” “电子劳作合同有哪些运用场景?” 9月28日,通辽市人社局联合市融媒体中心举行的《人社方针直通车》节目正在直播,通辽市人社局政务服务科科长王春雨和劳作联系科科员肖春亮就什么是电子劳作合同以及推行电子劳作合同的含义、注意事项、运用范围等问题进行现场回答。 “电子劳作合同+数字人社”运用推行直播访谈节目现场。包乌兰摄 电子劳作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作者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则,经协商一致,以能够视为书面形式的数据电文为载体,运用可靠的电子签名缔结的劳作合同。 “推行电子劳作合同能够有用下降企业运转和员工处理本钱,进步劳作合同档案处理效率,下降劳作合同签定过程中的安全危险,防止因劳作合同处理不标准引发的各种问题。一起,对进步劳作合同签定率、减少劳作联系危险、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构建调和稳定的劳作联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含义。”肖春亮介绍。 自今年2月份以来,通辽市人社局多措并重推行电子劳作合同,以企业较为集中的工业园区、街道、楼宇为重点区域,以用工规划较大的企业为重点对象,经过举行专题讲座、进直播间、进建筑工地等方式,对电子劳作合同的施行条件、服务处理等企业和劳作者关怀的重点问题进行现场回答,辅导企业和劳作者依法缔结和处理电子劳作合同,依托电子劳作合同处理人社事务,实在进步企业和劳作者签定电子劳作合同的积极性。 “与传统纸质劳作合同比较,电子劳作合同要经过数字证书、联网信息核验、生物特征辨认验证、手机短信息验证码等技术手段,需要劳作者亲身操作才能进行签署,真实反映劳作合同缔结人身份和签署志愿,能够有用防止代签问题。”王春雨介绍说,“电子劳作合同从签定到改变及续订终止全流程可记载、可查询、可追溯,有用规避了合同滥用、造假等因运用和处理不妥引发的纠纷危险。” 据了解,3月1日,通辽市率先签定自治区第一份电子劳作合同,电子劳作合同工作全面进入“互联网+劳作联系”年代。截至目前,自治区签定电子劳作合同56520份,其间通辽市签定了20962份,位列全区第一。 通辽市人社局依托电子劳作合同平台依法签署的电子劳作合同,与蒙速办和内蒙古自治区网上办事大厅数据统一交流平台实现数据同享,实现电子劳作合同在政务服务场景的运用。一起,及时梳理汇总剖析电子劳作合同的缔结、改变、解除、终止等相关数据,动态把握企业劳作用工情况,强化劳作联系矛盾危险监测预警。此外,经过聚合工作、社保、劳作联系等事务板块数据,为企业和劳作者“精准画像”,提供更加精准化、专业化、一体化的企业用工、职业辅导、职业培训、补贴申领、待遇享用等服务。 “推行电子劳作合同是通辽市人社局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是深化数字人社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便民惠企的一项有利举措。通辽市作为全区第一批电子劳作合同试点区域,将进一步完善数据运用、丰富运用场景,构成可仿制可推行的经验做法,释放‘数字人社’盈利,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人社服务。”通辽市人社局副局长岳光泽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