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老工业基地甘肃省天水市,许多“老三线”企业正通过加速升级、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实现转型并焕发生机,“科技”“智慧”成为它们的新名片。
例如,甘肃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重要的圆锥滚子轴承专业制造商之一,其前身是原机械工业部投资兴建的三线企业。该公司通过引入 mes 智能制造系统,实现了全方位的数字化管理,产品交付期从以前的75天缩减至35天。同时,利用磨削液集中过滤循环系统、余热利用系统及智慧监控系统等智能化设备,企业实现了有害气液“零排放”,能源利用效率也得到提升,于2023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又如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半个世纪前其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当传统产品不再满足市场需求时,企业通过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在4年时间里不仅实现了高档数控机床90%的国产化及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还通过三次技术迭代,研发了规格更大、结构更优、适用更广的高档数控机床,再次回到行业前列。如今,该公司生产的大重型数控卧式车床、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等6大类300多种产品,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重型数控卧式车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4%。
近年来,甘肃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目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近三年,仅天水市实施“三化”改造项目89项,累计完成投资144.39亿元。天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胡亚军表示,当地还将持续加快装备制造业改造升级、工艺提升、产能扩大,挖掘培育“老三线”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与时代同频。
“老三线”企业曾为国防和地方工业经济发展做出特殊贡献,它们的加速转型,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也为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也是一个成功转型的“老三线”企业案例。该公司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从智能制造核心技术装备入手,对100余条产线进行升级优化,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98%,并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智慧”工厂。通过这些举措,法士特全面步入数字化时代,实现了高质量发展,16年来稳居全球重型汽车变速器年产销量第一。其更加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为产业工人搭建起“五星级员工”技能晋升评价通道,调动了技术人才的学习热情。同时坚持研发理念和迭代法则,拥有众多核心技术专利。还通过全面数字化转型赋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产质量,具备了强大的综合生产能力。
这些“老三线”企业的成功转型,展示了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发展在推动企业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也为其他传统企业的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