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 2024 年 11 月 26 日发布了《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打造 “韧性城市”,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以及深入开展 “5G + 车联网” 等工作,以下是具体介绍:
- 建立设施信息动态更新机制:深入开展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全面掌握现状底数和管养状况,建立动态更新机制,为智能化管理提供准确数据基础.
- 推进数字化改造升级:编制智能化改造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地对城镇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热力、消火栓、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和智能化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 强化安全监控与管理:加快重点公共区域和道路视频监控等安防设备智能化改造,建立涵盖管线类别齐全、基础数据准确、数据共享安全、数据价值发挥充分的地下管网 “一张图” 体系,实现可视化三维立体智慧管控。同时,强化燃气泄漏智能化监控,落实居民加压调蓄设施防淹和安全防护措施,保障供水水质安全,加强城市桥梁、隧道等设施的安全运行监测.
-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城区排涝通道、泵站、闸门、排水管网与周边江河湖海、水库等应急洪涝联排联调机制,推动地下设施、城市轨道交通及其连接通道等重点设施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强化地下车库等防淹、防盗、防断电功能,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 建设融合感知体系:以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和改善城市出行为切入点,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为车联网发展提供基础环境.
- 深入发展车联网技术:深入推进 “5G + 车联网” 发展,逐步稳妥推广应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技术,加快布设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提升车路协同水平,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应用,满足智能交通需求.
- 加强相关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物流配送设施的规划、建设、改造,建设集约、高效、智慧的绿色配送体系,加快完善应急物流体系,规划布局城市应急物资中转设施,提升应急状况下城市物资快速保障能力。此外,加快停车设施智能化改造和建设,聚合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道路、城市建筑等多类城市数据,为智能交通、智能停车、城市管理等提供支撑.强化网络枢纽、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抗毁韧性,建立健全网络和数据安全应急体系,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监测、通报预警和信息共享,全面提高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风险抵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