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25,AI无疑是主角,而类人机器人的发展更是其中的亮点!从 CES 2025 的情况来看,人形机器人在 AI 的赋能下确实展现出了许多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有开启新时代的迹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多模态感知与理解:阿加犀的 “通天晓” 人形机器人通过端侧大模型,结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输入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对复杂场景的理解能力。它可以自主识别走近的参观者并主动问候,准确理解参观者的需求和意图,还能识别不同类型物体,实现抓取、递送等复杂操作。
- 自然流畅的语音交互:“通天晓” 以及其他一些人形机器人在语音交互方面表现出色,能够与参观者流畅地进行对话,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样自然。这得益于 AI 技术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进步,使人形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回应人类的指令和问题。
- 精细化动作执行:星动纪元的 STAR1 配备了单手 12 个主动自由度的全直驱五指灵巧手 XHAND1,能够像人手一样灵巧地使用多样化的工具执行 100 多种精细化、智能化复杂的操作任务,如用剪刀修剪植物、用螺钉枪钻螺丝钉、用锤子敲钉子等。这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精度和灵活性方面的巨大进步。
- 复杂地形适应与高速运动:STAR1 具备 400nm 的最大关节扭矩和高达 25rad/s 的转速,室外真实场景奔跑速度可达 3.6m/s,能够承载高达 160kg 的负载,还可以在复杂地形上自适应稳定行走和奔跑,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意味着人形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的活动范围和工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拓展。
- 工业生产领域:Apptronik 的阿波罗仿人机器人在 CES 2025 上进行了简单的拾放演示,展示了其在工厂工作中的应用潜力。未来,人形机器人有望在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等工业场景中承担更多的任务,如零件输送、质量检查、货物搬运等,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
- 商业服务领域:阿加犀的 “通天晓” 在展会现场展示了在服务吧台为参观者提供饮品的服务能力,而银河通用的 Galbot G1 搭建了 24 小时无人值守的便利店场景,可完成取货并送货的全流程服务。这表明人形机器人在商业服务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渐落地,如酒店服务、餐饮服务、零售服务等。
- 高算力硬件支持:美格智能为 “通天晓” 人形机器人提供了基于高通 QCS8550 计算平台开发的高算力 AI 模组 SNM970,单颗算力 48T,累计 AI 算力接近 100T。强大的计算能力为人形机器人的智能交互和运动控制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使得机器人能够同时处理多任务,如视觉感知、语音交互、决策规划等。
- 融合操作系统与软件生态:阿加犀的融合架构操作系统以及 AI 工具的易用性优势,使得机器人的 “小脑” 能够成功运行于高通平台上,实现了人机交互和精细化运动控制等重要功能。此外,软件生态上支持在一套高算力板卡上同时运行安卓、Linux 等多种操作系统,为机器人智能交互及稳定控制提供了丰富的软件生态支撑。
- 产业链完善与提速:从零部件供应商到系统集成商再到最终用户,整个产业链都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中受益并加速发展。例如,速腾聚创发布的第二代灵巧手 PaperT2.0、禾赛科技发布的全新迷你型高性能 3D 激光雷达等零部件产品,为机器人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支持;而各大系统集成商则通过整合各种技术和资源,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更加完善、智能的解决方案。
- 企业合作与生态构建:英伟达在 CES 2025 上展示了与宇树科技、星动纪元、智元机器人等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合作,这不仅体现了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也有助于构建人形机器人的产业生态。通过合作,各方可以共享技术、资源和市场,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可以见得,未来,超机动性的突破、更多行业合作以及企业在众多人形机器人中寻求差异化发展将成为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