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合肥浪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服务热线:400-099-8848

消息疯传!上海患者被AI误诊丧命获赔127万?紧迫提示:别信

发布时间:2025-04-09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188

近日 有读者向上海辟谣平台询问 网传“AI医生闯大祸! 上海一患者被误诊肺炎险丧命”的消息 是不是真的?关于“上海患者被AI误诊丧命获赔127万”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和部分自媒体上传播,引发公众关注。经核实,该信息为不实谣言,相关部门已发布紧急提醒,呼吁公众勿信谣、勿传谣。以下是事件要点:


真相核查

  1. 无权威信源支持

    • 该消息未在任何官方媒体(如新华社、央视新闻)或上海市卫健委、医院等正规渠道发布,缺乏具体时间、地点、涉事机构及病例细节,符合网络谣言特征。

  2. AI医疗诊断现状

    • 目前AI在医疗领域主要作为辅助工具(如影像识别、数据分析),最终诊断仍需医生复核。国内对AI医疗设备审批严格,且尚无公开报道因AI单独误诊致死的案例。

  3. 法律与赔偿逻辑存疑

    • 若发生医疗纠纷,需经专业鉴定明确责任,赔偿金额由法院裁定。网传“127万”数字无依据,且混淆了AI技术责任与医疗机构责任。


谣言危害与应对

  • 误导公众:夸大AI风险,可能引发对医疗技术的不必要恐慌。

  • 干扰医疗秩序:损害医患信任,影响AI技术在改善医疗效率中的合理应用。

官方提醒

  • 对类似信息需查证官方通报(如“上海网络辟谣”平台、卫健委官网)。

  • 不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被利用传播谣言。


如何识别医疗谣言?

  1. 查证主体:是否来自正规医疗机构或政府网站。

  2. 核实细节:真实事件通常包含具体时间、涉事方及处理进展。

  3. 理性判断:对“惊人赔偿”“颠覆性结论”等煽动性内容保持警惕。

若发现不实信息,可向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或平台投诉。医疗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勿轻信网络传言。其实,在实际生活中,公众更要避免的是在身体不适时,通过大模型问诊或参考社交平台“白大褂”介绍后自行判断病症,从而延误治疗。

(注:本文内容基于当前公开信息整理,权威信息以官方发布为准。)

上一条:怎么对待AI生成的文章?...

下一条:微软回应中止在华运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