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合肥浪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服务热线:400-099-8848

央视曝光假洋牌保健品黑产链引热议 专家教你怎么防止上当

发布时间:2025-05-01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28

央视近日曝光的假洋牌保健品黑产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类产品通常通过虚构海外品牌背景、伪造认证、夸大功效等手段欺骗消费者。以下是专家提供的避坑指南,帮助您识别和避免上当受骗:


一、假洋牌的常见套路

  1. 虚构“海外血统”

    • 包装标注“原装进口”“XX国百年品牌”,实际是国内小作坊生产,甚至通过境外空壳公司注册品牌,再以“进口”身份高价销售。

    • 典型案例:央视曝光的某“德国品牌”实为河北厂家贴牌生产,成本不足50元,售价上千元。

  2. 伪造认证和检测报告

    • 使用“FDA认证”“欧盟CE”等虚假标识(FDA不认证保健品,仅备案)。

    • 伪造海外实验室报告或专家背书,利用消费者外文信息差造假。

  3. 夸大功效,打擦边球

    • 宣称“抗癌”“逆转衰老”“纳米技术”等伪科学概念,或暗示治疗功效(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


二、专家教你四步避坑法

  1. 查资质

    • 国内销售的正规保健品必须有“蓝帽子”标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文号),可通过官网查询真伪。

    • 进口保健品需有中文标签、报关单及检验检疫证明。

  2. 验身份

    • 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生产企业资质,海外品牌可核实其官网、海外电商平台(如亚马逊)是否真实销售。

  3. 理性看待宣传

    • 警惕“百分百有效”“高科技”“祖传秘方”等绝对化用语,保健品本质是营养补充剂,不能治病。

  4. 价格与渠道判断

    • 低价代购或微商渠道风险高,正规进口产品价格通常透明,可通过品牌官网或大型电商自营渠道购买。


三、维权建议

  • 若发现虚假宣传或质量问题,保留证据并向市场监管部门(12315)或消协举报。

  • 海外维权可要求商家提供原产地证明、购货发票等,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索赔。


专家提醒:保健品消费需理性,勿盲目迷信“洋品牌”,健康问题应咨询正规医疗机构,而非依赖保健产品。国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跨境监管协作,打击灰色产业链。

上一条: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

下一条:出门问问「小问移动数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