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正迎来空前热度,AI公司正掀起港股上市潮。群核科技(酷家乐)目前看来更有可能成为今年港股大(或受关注)的AI相关IPO标的
1. 公司基本面与赛道对比
-
特斯联:
-
定位: 城市级智能物联网(AIoT)平台与解决方案提供商,聚焦智慧城市(园区、建筑、安防、能源等)的智能化升级。
-
核心业务: 提供涵盖AI CITY操作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终端、云边端协同计算等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项目多为ToG(政府)和ToB(大型企业)。
-
优势: 背靠光大控股等强大资本,有大型标杆项目落地(如重庆AI CITY),符合国家“新基建”、“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战略方向。
-
挑战: 项目制属性强,营收增长依赖大额订单,盈利周期可能较长,市场竞争激烈(对手包括海康、大华、华为、腾讯云、阿里云等)。
-
群核科技:
-
定位: 全球领先的3D云设计软件平台和SaaS服务提供商。
-
核心业务: 核心产品“酷家乐”是国内乃至全球家居设计领域的绝对领导者,提供从设计、渲染、营销到生产对接的全链路SaaS解决方案。客户覆盖家居企业、设计师、装修公司、房地产开发商等。业务模式以订阅制SaaS为主。
-
优势:
-
市场领导地位: 在家居设计垂直领域拥有极高的市场份额和用户粘性。
-
成熟的SaaS模式: 可预测的经常性收入,健康的毛利率,清晰的增长路径(用户增长、ARPU提升、产品模块扩展)。
-
扩展性强: 从家居向更广阔的建筑地产、商业空间设计领域拓展,市场空间巨大。
-
AI应用深入: AI在设计生成、渲染加速、智能营销等方面应用成熟且效果显著。
-
挑战: 宏观经济对下游家居、地产行业的影响可能传导至客户付费意愿;向新领域拓展面临新对手;国际扩张的挑战。
2. 港股市场环境与投资者偏好(2024年关键考量)
-
流动性压力: 港股近年流动性承压,投资者对IPO标的的选择更加挑剔,更偏好商业模式清晰、盈利路径可见、现金流健康的公司。
-
SaaS偏好: 港股市场对具有高增长潜力、高毛利、可扩展性强、订阅模式清晰的SaaS公司一直有较好的接受度(如明源云、微盟、有赞等,尽管市场有起伏,但模式本身受认可)。
-
盈利要求: 虽然港交所对盈利要求相对灵活,但市场情绪更倾向于看到盈利时间表或已经接近盈亏平衡的公司。
-
“确定性”溢价: 在当前环境下,投资者更愿意为业务模式确定性高、竞争壁垒深厚、不易受单一项目或政策波动影响的公司支付溢价。
3. 为何群核科技(酷家乐)更可能成为大/受关注标的?
-
SaaS模式契合市场偏好: 其订阅制SaaS模式提供的可预测性收入、高毛利率、清晰的用户增长和ARPU提升逻辑,比依赖大型项目的模式在当前港股环境下更具吸引力,风险感知更低。
-
垂直领域统治力: 在家居设计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是其核心壁垒和估值支撑点,这种“护城河”更容易被投资者理解和认可。
-
盈利前景相对清晰: SaaS模式规模化后盈利路径相对明确(控制获客成本、提升续费率、扩展产品线)。市场预期其盈利时间点可能比特斯联更近。
-
市场空间与扩展性故事: 从家居向建筑地产(全空间设计)的扩展,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持续增长的故事,支撑高估值预期。
-
AI赋能核心业务: AI是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效率提升工具(如AI生成设计、智能渲染),而非噱头,更容易被验证其商业价值。
-
潜在募资规模: 作为垂直领域龙头且有清晰SaaS模式,其估值基础较高,若成功上市,募资额有潜力成为年内科技/AI领域的前列。
4. 特斯联的机会与挑战
-
机会:
-
宏大叙事: “AI CITY”、“智慧城市”概念宏大,符合国家战略,若有大项目持续落地,能吸引关注。
-
政策驱动: 新基建、数字政府建设等政策是其业务的强有力支撑。
-
资本助力: 强大的股东背景为其业务拓展和上市提供支持。
-
挑战(在港股环境下的相对劣势):
-
项目制波动: 大型项目落地周期长、回款存在不确定性,业绩可能波动较大。
-
盈利压力: 硬件成本、项目投入大,实现持续盈利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对追求确定性的港股投资者吸引力可能暂时不足。
-
竞争白热化: 赛道巨头林立,突围难度大,需要持续证明其技术差异化和项目获取能力。
-
估值锚定: 项目型公司的估值模型相对复杂,不如SaaS模式清晰易懂。
总结与展望
-
群核科技(酷家乐) 凭借其垂直领域绝对领导地位、成熟的SaaS商业模式、高毛利率、清晰的盈利前景以及AI深度赋能核心业务等特点,高度契合当前港股市场对确定性和高质量增长标的的偏好。因此,它极有潜力成为今年港股AI相关领域受瞩目、募资规模可能大的IPO标的。
-
特斯联 拥有宏大的愿景和强大的背景,其业务与国家战略深度绑定,长期前景广阔。但在当前港股环境下,其项目制属性、盈利周期长、竞争激烈的特点可能使其在IPO估值、市场热度和募资规模上相对群核科技面临更大挑战。它更可能是今年港股AI板块的重要参与者,但成为“大标的”的难度较高。
-
“大标的”的其他竞争者: 还需要关注年内是否有其他未披露的大型科技公司(尤其是AI领域,如其他AI独角兽、或大型科技公司的分拆)突然启动港股IPO,这可能会改变格局。但就目前公开信息而言,在已明确推进且与AI强相关的公司中,群核科技是领跑者。
总而言之,在特斯联与群核科技的对比中,群核科技在业务模式、盈利可见性、市场地位以及与当前港股投资者偏好的契合度上更具优势,更有可能摘得今年港股AI领域大IPO的桂冠(或至少是受关注的那一个)。 终结果还需看具体招股定价、市场情绪以及上市时的宏观环境。所以,AI公司在后期的盈利表现或将会非常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