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内容要吸引目标受众,核心是让内容 “与受众需求共振”—— 既要精准解决他们的问题,又要符合他们的认知习惯和情感偏好。具体可通过 “内容定位→表达形式→价值传递” 三层设计实现,以下是实操方法: 目标受众只会关注 “与自己相关” 的内容,需从 “企业视角” 转向 “受众视角”,明确内容能为他们解决什么问题。 按受众对内容的需求层次排序,优先覆盖高频刚需: 
 
  底层需求(解决问题):受众遇到的具体痛点(如 “打印机卡纸怎么办”“企业社保怎么开户”),内容需提供 “一步到位的解决方案”;中层需求(获取信息):了解产品 / 服务的关键信息(如 “这款手机续航多久”“代理合作需要什么资质”),内容需 “清晰、无歧义”;高层需求(情感认同):寻找价值观共鸣(如 “环保品牌” 吸引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用户),内容需传递 “品牌理念与用户理念的契合点”。 
 ▶ 例:一家瑜伽馆的内容,不应只说 “我们有专业教练”,而应针对不同受众: 
 
  对新手(痛点:怕动作难):《3 个零基础也能做的入门瑜伽动作》;对宝妈(痛点:没时间):《每天 15 分钟,在家就能练的产后修复瑜伽》;对资深爱好者(需求:进阶):《解锁倒立姿势的 5 个核心技巧》。 
  少用抽象的 “企业话术”:如 “我们拥有领先技术” 改为 “用这套系统,能帮你把报表制作时间从 2 小时缩短到 10 分钟”;拒绝 “大而全” 的内容:针对 “中小企业主” 的内容,不必覆盖 “跨国企业管理” 的话题;不回避 “负面问题”:主动解答受众的顾虑(如 “你们的产品比竞品贵,为什么?”),反而能增强信任。 相同的内容,用不同形式呈现,吸引力天差地别。需根据目标受众的习惯选择表达载体。 
  年轻群体(如 Z 世代):偏好短视频、动图、互动测试、条漫(信息密度高 + 有趣);▶ 例:美妆品牌用 15 秒短视频演示 “3 步画好通勤妆”,比长文更易传播。
专业人群(如 B 端决策者):倾向数据报告、案例解析、行业白皮书(逻辑严谨 + 有深度);▶ 例: SaaS 企业发布《2023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报告》,用数据说明 “用系统的企业比不用的效率高 40%”。
下沉市场 / 中老年用户:适合图文结合的 “步骤化指南”、真人实拍视频(直观 + 易懂);▶ 例:家电品牌用 “真人出镜 + 字幕” 演示 “洗衣机自清洁步骤”,比纯文字更易理解。
 
  设计轻互动内容:如 “你的肤质适合哪款护肤品?点击测试”“测一测你的企业需要哪种管理系统”;鼓励用户贡献内容:如展示 “客户实拍的产品使用场景”“用户分享的使用技巧”,既真实又能降低创作成本;用 “故事化表达” 替代 “说明书式叙述”:▶ 例:不说 “我们的保温杯保温 12 小时”,而是 “早上 8 点倒的热水,晚上 10 点加班时喝还是热的”。
 吸引受众的核心是 “提供持续价值”,让他们觉得 “这个网站值得常来”。 
  提供 “稀缺性内容”:如行业独家数据(“2023 年母婴用品消费趋势报告”)、内部干货(“我们服务 100 家餐饮企业总结的 3 个选址技巧”);设计 “系列化内容”:形成持续吸引力,如每周更新的 “职场急救指南”“周三育儿小课堂”,培养用户的访问习惯;附赠 “实用工具 / 资源”:如可下载的模板(“企业合同模板”“育儿成长记录表”)、在线工具(“房贷计算器”“BMI 测试器”),用户需访问网站才能获取。 
  对 C 端用户:突出 “真实用户的反馈”(带图评价、使用前后对比)、“权威背书”(如 “儿科医生推荐”“网红实测”);对 B 端用户:展示 “具体案例成果”(如 “帮助某企业降低 30% 的采购成本”,附合作方评价)、“专业资质”(如 “ISO9001 认证”“行业协会会员”);用 “数据化表达” 替代 “模糊描述”:▶ 例:不说 “我们的课程效果好”,而是 “学员平均提分 20+,90% 通过考试”。
 
  基于用户行为贴标签:如 “浏览过产品 A 的用户” 推送 “产品 A 的使用技巧”,“咨询过价格的用户” 推送 “优惠活动”;针对新老用户差异化内容:新用户看 “入门指南”,老用户看 “进阶功能”“专属福利”;用 “个性化推荐” 功能:在网站首页展示 “猜你喜欢” 的内容(如电商网站的 “为你推荐” 板块)。 网站内容的吸引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或精美的设计,而在于是否能让目标受众产生 “这正是我需要的” 的共鸣。例如: 
 
  对 “焦虑的新手爸妈”:用短视频 + 图文结合的方式,提供 “0-1 岁宝宝夜醒解决方案”,附 “儿科医生答疑” 入口;对 “想转型的传统企业主”:用数据报告 + 案例视频,说明 “数字化转型的 3 个低成本切入点”,附赠 “免费诊断工具”。 
 核心逻辑是:让内容成为目标受众的 “解决方案库”“信息来源地” 甚至 “情感寄托处”,自然能吸引他们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