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合肥浪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服务热线:400-099-8848

如何确定网站的目标用户特征?

发布时间:2025-09-15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12
确定网站的目标用户特征,本质是通过 “数据收集 + 需求分析 + 场景具象化”,把抽象的 “潜在用户” 转化为可落地的 “用户画像”,为后续网站设计、功能开发、内容规划提供精准依据。核心方法可分为4 大步骤,覆盖 “数据来源→特征拆解→画像验证→动态优化” 全流程:

一、明确 “用户特征” 的核心维度:先知道要收集什么

在开始调研前,需先明确目标用户特征的核心构成,避免数据杂乱无章。通常分为5 个关键维度,不同类型的网站(如电商、企业官网、工具类平台)可侧重不同维度:


维度 核心内容(示例) 适用场景举例
基础属性 年龄(如 25-35 岁)、性别(男女比例)、地域(一二线城市 / 下沉市场)、学历(本科及以上)、职业(程序员 / 宝妈) 所有网站,尤其需匹配内容调性(如母婴网站侧重 “25-35 岁宝妈”)
行为习惯 访问设备(手机 / 电脑)、浏览时段(早 8 点 / 晚 9 点)、停留时长(>3 分钟)、操作偏好(喜欢搜索栏 / 导航栏) 需优化用户体验的网站(如移动端购物网站需侧重 “手机端操作习惯”)
需求痛点 核心诉求(如 “快速找到产品报价”“解决育儿难题”)、顾虑(如 “担心产品质量”“怕注册流程复杂”) 转化导向的网站(如电商、企业官网招商板块)
决策因素 影响选择的关键(如 “价格优先”“品牌口碑优先”“功能实用性优先”) 销售 / 转化类网站(如 SaaS 工具、家电电商)
渠道偏好 触达渠道(如通过抖音 / 百度 / 朋友圈广告进入网站)、信息获取习惯(喜欢看视频 / 图文) 需后续引流推广的网站(如新品类电商)

二、多渠道收集数据:从 “内部存量” 到 “外部增量”

确定维度后,需通过内部数据复盘 + 外部调研结合的方式获取信息,确保数据真实、全面,避免 “拍脑袋假设”。

1. 内部数据:从已有业务中挖掘(适合有基础业务的企业)

如果企业已有线下业务、公众号、电商店铺等,内部数据是精准的 “第一手资料”,无需额外成本且贴合实际:


  • 业务数据复盘
    • 线下:统计到店客户的年龄、职业(如母婴店可记录 “宝妈年龄 + 宝宝月龄”)、咨询高频问题(如 “产品售后”“使用方法”);
    • 线上:通过公众号后台 “用户分析” 看粉丝地域 / 年龄,通过电商店铺(如淘宝、京东)的 “生意参谋” 看下单用户的画像、搜索关键词(如用户常搜 “性价比办公椅”,说明 “价格” 是决策关键)。
  • 内部 stakeholder 访谈
    访谈销售、客服、市场团队(贴近用户的人),比如客服常被问 “网站能不能直接查物流”,说明用户有 “物流查询” 的隐性需求;销售反馈 “客户总问代理政策”,说明官网需把 “招商加盟” 设为核心板块。

2. 外部调研:针对新业务 / 无存量数据的情况

如果是全新品牌或新赛道(如做一款新的职场学习工具网站),需通过外部调研补充:


  • 用户问卷调研
    设计针对性问卷(重点问 “痛点 + 行为 + 需求”,避免无效问题),通过目标渠道发放(如职场工具网站可在脉脉、LinkedIn 投放,母婴网站可在妈妈社群投放)。
    ✅ 示例问题:“你平时通过什么设备查询职场学习资料?”“你使用类似工具时,不满意的一点是什么?”
  • 竞品用户分析
    分析直接竞品的用户特征(间接获取数据):
    • 看竞品的社交媒体评论(如竞品公众号文章下的用户留言,判断用户痛点);
    • 用工具查询竞品用户画像(如通过 “5118” 看竞品网站的访客地域 / 年龄,通过 “蝉妈妈” 看竞品抖音账号的粉丝特征);
    • 体验竞品产品(如注册竞品的会员,看其功能设计针对的用户需求,反推用户特征)。
  • 用户访谈 / 焦点小组
    找 5-10 个 “潜在目标用户”(可通过社群、问卷招募)进行 1 对 1 访谈或小组讨论,深入挖掘 “问卷没问到的隐性需求”。比如访谈职场工具用户时,发现 “用户不仅需要资料,还需要打卡监督功能”,这是问卷中未提及的关键痛点。

三、构建 “用户画像”:把数据转化为 “具象化角色”

收集完数据后,需将零散的信息整合为1-3 个核心用户画像(Persona),让团队所有人对 “目标用户” 有统一认知(避免设计师按 “自己喜好” 设计,开发按 “自己理解” 做功能)。

用户画像示例(以 “企业官网(B2B 机械设备)” 为例):

  • 角色名称:张经理(具象化命名,方便记忆)
  • 基础属性:35-45 岁,男性,长三角地区制造企业采购经理,本科学历
  • 行为习惯:工作日早 9 点 / 晚 7 点用电脑浏览网站,习惯先看 “产品参数” 再找 “报价”,不喜欢复杂注册流程
  • 需求痛点:核心需求是 “快速找到符合生产线的设备型号 + 获取精准报价”,顾虑是 “设备质量稳定性”“售后响应速度”
  • 决策因素:优先考虑 “品牌口碑(行业案例)”“售后保障(是否有本地服务点)”,其次是价格
  • 渠道偏好:通过百度搜索 “机械设备型号” 进入网站,喜欢看 “客户案例视频”(比图文更直观)


通过这种具象化的画像,团队能清晰知道:官网需把 “产品参数”“客户案例”“在线报价咨询” 设为核心板块,避免设计 “注册后才能看参数” 的门槛,同时增加 “本地服务点查询” 功能。

四、动态验证与优化:用户特征不是 “一成不变”

用户特征会随业务发展、市场变化调整(如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目标用户地域变为 “东南亚”;产品升级后,用户年龄层可能拓宽),因此需定期验证优化:


  • 上线后数据跟踪:通过 Google Analytics、百度统计等工具,看实际访客的画像(如年龄、地域、访问路径)是否与前期假设一致。若实际访客中 “45-55 岁用户占比高”,说明需优化字体大小(更易阅读);
  • 用户反馈收集:在网站添加 “意见反馈” 入口,或定期访谈老用户,了解需求是否变化(如之前用户不关注 “设备节能性”,现在因政策要求开始关注,需在官网补充 “节能参数”)。

关键提醒:避免 2 个常见误区

  1. 不要 “覆盖所有用户”:目标用户越精准,网站设计越聚焦。比如做 “高端母婴用品” 网站,无需兼顾 “追求低价的用户”,否则会导致核心用户体验模糊;
  2. 不要 “只看基础属性,忽略需求痛点”:年龄、地域是 “表层特征”,需求痛点(如 “怕麻烦”“担心质量”)才是决定网站功能的核心。比如同样是 25-35 岁用户,“买平价服饰” 和 “买高端手表” 的需求痛点完全不同,网站设计需针对性匹配。


通过以上步骤,能让 “目标用户特征” 从抽象概念变为可落地的设计、开发依据,确保网站终能 “精准触达用户、解决用户需求”。

下一条:如何在网站设计中运用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