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合肥浪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服务热线:400-099-8848

同程旅游: 旅游消费亮点多,“互联网+”晋升用户体验

发布时间:2016-04-03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4246

2015年10月,是乐视的多事之秋。

 

月初流传的“随习主席访英企业家名单”,贾跃亭赫然在列;随后的“过劳住院、消随访英”引起“蛙声一片”;10月20日,乐视控股公布透过乐视汽车收购易到用车70%股权;10月27日,乐视网(300104.SZ)表露的三季报显示营收39亿,同比增幅达76.5%;10月30日,贾跃亭减持1亿股、套现32亿、免息借给上市公司。

 

乐视不愧是A股的“故事大王”,2010年8月上市以来从未消停。回望2014年、2015年两个秋季,颇有“乱云飞渡”的意味,贾跃亭的“从容”凡人难及,希望乐视“无穷风光在险峰”。

 

融资短板亟待解决

 

观察上市公司主要看业绩、看战略、看布局,但对乐视要特别加上一条:看资金链。正如贾跃亭对媒体所言:“融资能力比较差是阻碍乐视生态快速发展的一个原因,我们但愿能够快速补强这个短板。”

 

乐视要做的事情不比BAT少,概括起来就是以超级视频网站、超级体育、超级影视、超级电视、超级手机、超级汽车、超级自行车……构成“乐视超级生态圈”。但乐视的资金存量及再融资能力与BAT不在一个档次:腾讯账面现金及存款高达692亿;阿里发一次债券就召募80亿美元;百度声言往O2O砸200亿另外又拿30亿美元回购股票;截至2015年9月30日,乐视网账面现金32.5亿。这点钱,只做视频网站或许能撑一两年,其它免提了。#这才叫心有余而力不足#

 

补强融资短板,乐视的故事才有成真的可能,否则连故事都没法讲下去了。

 

为了融资乐视也是蛮拼的。

 

1.质押股票

 

从2011年7月到2012年底,贾跃亭姐弟多次用所持乐视网股票质押融资,累计质押约25%股权,所获资金约为IPO召募金额的2倍(乐视网IPO召募6.8亿元)。

 

进入2013年,贾家姐弟的股票质押步履骤然频繁了起来,从2013年2月8日到2014年7月3日这17个月间,贾跃亭、贾跃芳共进行了26次质押和11次解押,相称于每月操纵两次以上!贾跃亭姐弟百般腾挪为的是将抵价质押的股票解押,以更高的价格质出。

 

2014年7月21日,本文作者《乐视,党建不能挡箭,警惕股权质押“地雷”》提示了这样做的风险。

 

以2014年7月3日贾跃亭将2319万股质押给向东方证券为例。质押前的7个交易日收盘均价约为45元,假如质押率为40%,可按每股18元融资4.17亿元。但是,当股价跌到24.3元就会触及警戒线,跌到21.6元就要被强制平仓。

 

尽管频繁以各种名义停牌“躲跌”,乐视网仍是一度跌至28.2元,仅比警戒线高出3.9元。贾跃亭及时回国,乐视控股承诺一年内将“乐视影业”注入之后(2015年12月6日之前),乐视网重振雄风,股票质押危机才算过去。此后贾氏姐弟质押股票融资大为收敛。截至2015年1月13日,贾跃亭名下78.01%股票被质押,占公司总股本的34.49%。

 

贾跃亭曾公然表态“股权质押是一个阶段性策略,不是长久之计,由于融资本钱比较高”。#似有金盆洗手之意#

 

不料,2015年10月26日贾跃亭再施故技:解押5.37亿股,将其中的5.07亿股再次质押。至此,贾跃亭质押了名下7.83亿股中的6.08亿股(占个人持股的77.74%)。

 

在2014年贾跃亭密集质押股票期间,乐视网价格在40元一线。而在“10转12”大比例分红后,目前乐视网的均线体系已整体上移到45元以上。解押、再质押这么一倒腾,按相同的质押率可以多借近百亿,但风险却更高了。#警戒线在36.45元左右#

 

看来,乐视资金紧张情况仍未缓解。从积极角度理解,贾跃亭敢于再度质押证实他对股价的决心信念。

 

2.定向增发

 

2014年12月,贾跃亭回归后对媒体表示“我们正在做增发,已经报到会里等待审批。”他指的是8月份提交的定增1.3亿股、召募45亿的再融资方案。因为种种原因,这笔至关重要的融资迟迟没有获批。

 

2015年5月26日,乐视网撤回原申请,重新提出非公然发行不超过2亿股、召募不超过75亿的再融资方案。

 

2015年9月23日,乐视网发布《关于非公然发行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券监视治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无前提通过的公告》。所谓“无前提”是自欺欺人,增发数目从2亿股减至1.55亿股,召募金额从75亿降至48亿,这些不都是前提吗?

 

融资额缩水36%、少融27亿。原计划中的偿还银行贷款(6亿)、增补活动资金(10亿)等项目只好作罢,平台应用技术研发投资从9.9亿减至4亿,视频内容投入从44亿减到40亿。但在大盘低迷的情况下,获准再融资是“很有面子”的,说明乐视的“政策风险”大幅降低,其意义不亚于再融资本身。但资金何时到账,仍没有时间表。

 

3.减持、借钱给上市公司

 

2015年5月26日,在公布再融资75亿同时,贾跃亭公布将在六个月内减持1.48亿股。减持原因是“再融资资金到位尚需一段时间,为缓解公司资金压力、知足公司日常经营资金需求”。贾跃亭承诺将所获资金借给上市公司免息使用60个月。

 

说干就干。6月1日、6月3日,贾跃亭分两次减持3524万股,套现25亿,减持均价为70.93元。以此推算,减持1.48亿股可套现约105亿元。

 

贾跃亭的减持引发极大争议,客观上挫伤了投资者决心信念,成为创业板乃至整个A股暴跌的导火索之一。7月9日,证监会严令上市公司大股东半年内不得减持。但乐视、创业板及大盘跌势没有马上逆转,8月27日,乐视一度跌至28.22元,较减持价格跌60%!

 

原版减持计划搁浅,贾跃亭将二级市场减持变为场外转让:作价32亿向鑫根基金转让1亿股,所获款项免息借给上市公司(鑫根基金的有限合伙人是重庆战略性新兴工业基金、嘉实资本以及由乐视一致步履人组建的北京尚誉)。

 

“减持1.48亿、套现105亿计划”执行的终极结果是“减持1.35亿股、套现57亿”。#比原计划少48亿#

 

2014年初以来,乐视网通过股票质押、定向增发和减持融资的效果并不理想。减持少融48亿,定向增发少融27亿而且还未实施。到头来还得用票质押这个老办法,解押、再质押多融了近百亿,但风险山大。

 

今年的“大动作”会是什么?

 

坊间一直流传说“乐视今年会有大动作”;以贾跃亭的性格和能力,的确会有所作为; 从二级市场盘面来看,乐视股价“布满张力”,给人“伎痒”的感觉。

 

乐视今年会有什么“大动作”呢?

 

1.注入影业资产

 

2014年12月5日(礼拜五),乐视网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乐视控股承诺,将在一年内将乐视影业注入。作为乐视的优质资产,直到2014年10月,乐视影业传递给外界的信息都是“独立上市”。但当时乐视股价岌岌可危,10月25日公布因“重大事项停牌”已近40天,复牌后的“前途未卜”。在这样的背景下,注入乐视影业成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王牌。

 

果然,资本市场因乐视影业的注入欢欣鼓舞,复牌当日(12月8日礼拜一)乐视迅速封于涨停。而此前乐视的几回停牌后的复牌,均以阴线报收。

 

一年期限将至,乐视控股会履行承诺吗?细看一年前公告的措辞,细心的投资者或许会感到“不踏实”。请看公告原文:

 

 

 

乐视控股是乐视网的控股股东吧?乐视控股和乐视网都是贾跃亭一手控制的吧?乐视网会拒绝乐视影业注入?贾老板的话在乐视网不算数?

 

如果玩文字游戏不履行承诺,乐视股价将成“断线的鹞子”,除非另有利好从天而降!

 

2.香港主板借壳上市

 

作者多篇文章预言乐视将买下酷派(2369.HK)这个壳。

 

从乐视的角度,在成熟资本市场上市可一劳永逸地补强融资短板。只要有本事说服投资人,资金随用随拿(股价高时售股,股价低时发债),没有行政审批。

 

从酷派角度,运营商渠道萎缩、零售渠道乏善可陈,独一有但愿的电商渠道还“给了”周鸿祎。预计今年下半年,酷派手机出货量同比下跌10%,至1750万部。花旗已将酷派目标价下降至0.76港元。

 

目前,酷派股价为1.36港元,市值59亿港元。将名下18%股票卖给贾跃亭,郭德英手里的20%股票市值不到12亿港元。假如乐视将超级电视、超级手机业务注入,郭德英固然失去控股地位,但股价十倍以上的暴涨将使个人财富增加百亿!

 

2014年9月2日,乐视斥资27.4亿港元取得酷派18%股权,不是认购新股而是从郭德英手中买旧股。也就是说宝贵的资金没有进入上市公司用于拓展业务,而是被郭德英拿回家。这种奇异的铺排预兆着交易双方有卖壳、买壳的意向。

 

根据香港主板上市规则,新晋的第一大股东在24个月内不得注入旗下资产。乐视以现金取得第二大股东地位,再注入资产成为第一大股东则完全合规。

 

乐视、酷派郎情妾意之际,周鸿祎溘然发难。如果不是为了卖壳,酷派本可与周鸿祎周旋一番。那么快北上签城下之盟,是由于被捉住了软肋。

 

一个月之内,注入乐视影业、借壳酷派这两件事,至少有一件会发生。

上一条:谷歌社交沙场三连败,Fa...

下一条:再涉恶意名单:资本市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