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物理”和“数学源”看海内资源共享型网站的运营新 |
发布时间:2016-11-12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3288 |
人人都喊着立异,我要质疑立异,恐怕会不得好死。所以,我不打算质疑,我想问: 题目一:到底什么是立异?不同于前的都是立异? 题目二:怎么创?无目标的尝试各种改变,当某一处改变带来了好的效果后,就固定下来,即可称之为“立异”? 接下来我想将题目集中于设计上的立异。(其他方面的我其实是不懂。) 对于设计立异,能被关注到的往往是表现形式上的,至于流程、信息架构、表现模型这些的立异,太不轻易被看到了,也不太轻易被理解,固然这些对于一个产品的价值更大,但对于以立异为目的的设计师来说,仍是搞表现形式上的立异比较明智。 那么我们就着眼于表现形式上的立异(嗯,我也很明智),表现形式上的立异大致上可以这么概括:搞出不同于以往的,且产生了更好效果的表现形式。 这样的理解本身挺好,挺对。但由于只有这样的理解,于是导致了一些盲目的立异。单纯的追求形式上的改变,好比: 以前是点了按钮后,页面上直接闪现出一个小窗口。立异一下,点了按钮之后,让这个小窗口从页面顶端,翻出来,从后面翻出来。实在这也无非是OS中的一个效果,但移植到了这里好歹也可以算个微立异吧。 这算不算好更好的效果呢?或许看上去更cool了,但恐怕也仅此而已。 这样的创法,本身缺少方向,尝试着各种变化。朝黑暗中扫射,铺张严峻。能不能更有目的性?由于对立异这个概念有且仅有这样的理解,才导致了这样的立异无方法,那么,能不能对立异这个概念有的其他的理解… 下面是我的一点理解… 现有的熟悉中继续着以往的错误 我们目前的熟悉,看似是我自己独立的见解,但显然这熟悉是建立在良多背景知识的基础上的,这些基础是以往的、别人的熟悉,不见得都对。更骇人听闻的是,即使是撇开背景知识这个因素,我的熟悉也可能并不是我的本来观点。 右边三根线段中,哪根与左边的尺度线段一样长?显然是第2根,但假如前面十个人的谜底都是第3根,你会怎么回答?实验结果是:37%的人从了众,相信了别人的错误看法。从众意味着你真的信了,并不是被逼回答出了错误的谜底,而是自己真的做出了错误的判定。真阔怕~ 设计中,也有良多类似的,嗯,或许不该叫错误,应该是不足,不足够好的表达方式。列表、页面跳转、表单提交,这些基本的对象,在一个产品中广泛存在,它们现有的表现形式也许并不是最理想的,但也都被一次次的沿用下来了。 设计上与其盲目追求立异,不如追求改正以往的不足,找到了更好的表达方式 设计是在表达,我们用一系列表达将一个产品传达给用户。那么,一定存在着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它。 点击一个链接后打开一个新页面,在技术原始的年代,打开另外一个页面就是新页面直接闪现出来,沿用至今。这种形式并不是最好的表现方式,过于抽象。这个链接怎么就把这个页面拽出来了呢?原来的页面去哪儿了?这些都需要靠用户的抽象思维才能委曲理解。现在,在一些技术比较可靠的环境下,这样的页面跳转完全可以做到更加形象化了,但大多数的产品仍是在沿用着最原始的跳转方式-直接闪现。 Path将它的三个主要页面的跳转做的更形象了,左右推拉: 左图是主页面,点击左上角三个横杠的图标,主页面就往右滑动,将左侧的tabs列披露出来了。这个tabs列表是怎么来的,更形象了,主页面跑哪儿去了,也更清晰了。相较于以往的直接页面跳转,这个表现形式更好。之后,大家纷纷效仿。 一个特定的产品,整体上看是个新东西,但其中必然包含了列表、页面跳转、表单提交…这些以前就有的对象。这些对象的表现形式都是继续以往的。 假如我们能发现这些对象表现形式的不足,在当前前提下,能实现更好的表现形式,就成了立异。当然,价值得够大。 前面提到的点击按钮弹出小窗口,直接闪现出来不够形象,不是最佳的表达,假如这么改一下: 小窗口由那个按钮的位置放大而出。这窗口是从哪儿来的,这样表达就更形象了。这个改变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一个更好的表达方式,让用户更好的理解我们要表达的意思。 至于这是不是能算作立异,那只是做了一件准确的事儿后,外人评价这个准确的事儿有多大价值,是不是够资格得到个奖章。立异并不是目的,改善才是目的。 “发现现有表现的不足,找到更好的方式”这可以说是对设计立异更进一步的理解,也可以说是对立异概念的另类诠释,或者说是对盲目立异的批判。不外我觉得怎么去理解它与立异概念的关系并没那么重要,由于立异这个概念本身就太宽泛。我更但愿夸大的是:在设计里,更有价值的事儿,是对不够好的表达方式的改善,而不是盲目的为了立异而创。 以上是我对设计立异的一点儿理解,至于其他领域,技术开发、贸易运作、市场营销…我并不懂,但或许也应该有类似的思惟观点,理性的熟悉老是要比两眼一抹黑的乱创要靠谱儿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