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社区非常重要的四个产品细节 |
发布时间:2017-11-27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4326 |
1. 论题区分,权重为王 我们都知道,知乎的讨论是依照论题来进行人群靠拢和分类的,这一产品设定既确保了不同的人在论题下面能够形成天然集合;比之前或同期讨论方向较为单一的垂直社区(论坛),也愈加鼓舞和着重跨行业的信息流动。 有用户就从前针对这一点做过比喻,他认为:知乎像是一个喧哗、多元化、动态的广场。用户在广场上共享自己的常识的一起,也能取得其他感兴趣的常识。而那些单一范畴的问答社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常识过于单一,很多同质化的常识和用户在一起时,常识在这个部分无法取得满足的交流从而发生用户的价值。 而据说在知乎80%的论题下面,都是着重权重的。这一产品设定能够简略地解释为:知乎站内任何一个具有专业属性的问题下面,答复者的答复能否取得优先展现(在页面上表现为排序靠前),依赖于答复者所得到的附和票数的总权重。比方你可能会惊讶的发现,某个答复只有200附和,但却排在自己一个1000票附和的答复前面。而普通用户在某个的论题下的专业权重,要远远低于长时刻活泼,并取得专业度认可的用户。 2. 不可或缺的公共修改 如同别的一个巨大的产品“维基百科”而类似,在知乎,用户提出的问题、乃至包含论题都被视为公共区域,继而是能够由其他社区成员来一起修改或修正的。 知乎官方所给出的原因首要包含2点。首要,每个用户都能够为他关心的问题做出贡献,比方,把问题修改得更准确,给问题增加合适的论题等等。就像一条流动的河流,常识在这里能够随时刻不断更新,得到持续优化和改善。其次,因为可能一起有很多人都提出过表意相同的问题。公共修改能够防止社区里呈现很多问题重复,进步社区的质量。 一直以来,都有不计其数的用户不计报酬地参与到知乎公共范畴修改计划中。(有没有发现知乎的个人主页中除了会每个用户的显现发问数量、答复数量,还会显现一个数据,那就是“公共修改次数”?)从刚开端存在必定的争议到现在的逐步被承受,知乎依托很多的的公共修改志愿者在五年时刻内进行了很多的社区内容的自发保护和管理。 3. 知乎的抑制和受约束论题 早在2013年头,知乎就已有备无患地针对成人内容、个人咨询、豪情等几类问题进行了站内传达、流通的约束。经过知乎产品司理答复能够得知,此类问题在知乎的传达会受到以下约束: 1) 不进入知乎发现、每周精选、知乎阅览等公共内容列表 2) 不会在受限论题的父论题页面显现;除非自动重视,不呈现在用户个人主页动态中 3) 如果自动重视受限主论题,则适当与重视了该分类的全部受限论题。 4. 给用户“调教”个人时刻线的权力 小优做过一个小调查,发现大都运用知乎时刻在三个月以上的朋友都是经过登录后改写的个人时刻线,即 Timeline来检查 Feed获取信息的。因而,时刻线就成为了一个知乎非常重要的信息分发途径。 基于此,知乎为用户提供了两种“调教”个人时刻线的方法。 一来,知乎的重视战略则愈加灵活。每位用户都有最大程度控制自己时刻线的权力。常常听到有人宣布,知乎又变水了的慨叹。其实不管哪个社区,其全体变水的程度根本都是与成员数量成正比的。如果对自己时刻线所看到的内容质量不满,不妨试着开端对重视列表进行整理吧,内容贵精不贵多。
二来,不少人不知道的是:当你看到自己的时刻线上呈现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问题时,能够直接点击问题右边的 X 号。它的效果不仅是从时刻线上删掉这个问题,而是即使有其他你重视的人答复了这个问题或许赞了其间的某个答复,其动态相同不会被再次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