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合肥浪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服务热线:400-099-8848

跨终端体会规划要留意哪些问题?

发布时间:2018-01-15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3996

跟着平板电脑的遍及,越来越多的手机端APP将自己的运用拓宽到Pad端,来为用户供给更丰厚的多终端体会。除了视觉规划,此时我们更会关注用户体会规划。
通常在开发一款运用的Pad端产品时,我们一方面需求坚持多终端在功用体会的一致性,将中心功用移植到Pad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期望彻底仿制手机端的功用到Pad端,而是依据Pad的优势进行一些立异,那么问题来了,把中心功用移植到Pad端是否现已满足?还有哪些功用需求考虑对齐?又应怎么更好地结合Pad的优势进行功用立异呢?
本文将从用户的视点进行剖析,讲讲在进行跨终端体会的功用规划时,有哪些绕不开的用户槛儿。第一个槛儿企图从用户心思的视点说明在APP跨终端体会规划时功用对齐的必要性;第二个槛儿剖析了除了对齐中心功用以外,还有哪些功用需求考虑对齐;第三个槛儿经过立异场景研讨思路叙述了怎么更好地发挥Pad的优势进行规划。
槛儿一:已养成的习气静静发生抵抗
APP的多终端体会逐步成为产品的标配,给了产品经理和规划师更多的发挥空间。可是问题又来了,用户习气真的不容忽视,当我们在琢磨怎么把Pad端的APP规划的更好更强大的时分,其实有适当份额的用户在心里对它有一种静静的抵触。
在一次针对在iPad上却坚持运用某款手机版APP的用户调研中,问及为何不用专门的iPad版运用时,我们收集到如下反应:
用户A:“同一个APP在手机上和Pad上最好是一样的!“
用户B:”Pad版功用没手机版全,我仍是习气手机的。”
用户C:“实在是不习气iPad版的样式和操作,所以把它给删了,在iPad上安了个手机版的。“
用户D:“在APP store下载的时分其实看到iPad版的运用了,但觉得现已习气手机版,就直接下载了手机版的在iPad上用。“
……
所以,当一款手机端APP要延伸到Pad端时,功用对齐是很要害的一环,并且还要考虑,除了有必要要同步到Pad端的中心功用,还有哪些功用需求对齐,才能让手机版产品的用户在Pad上更习气Pad版产品。
槛儿二:晋级中的用户需求层次
美国心思学家马斯洛1943年曾提出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他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划分为五类,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际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每一类需求对应的详细维度见图1。
图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现已成为产品需求剖析的重要模型。越来越多的APP除满足用户的根本体会需求(如谈天、听歌、玩游戏)外,还更多的在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上下功夫,以提高产品的新鲜感或是粘性。如交际APP中的游戏排行榜满足了用户虚荣、成就感的尊重需求,相机APP更是逾越了根本的摄影功用,各种个性化规划以及共享功用能够理解为自我实现需求的对外展示。
关于APP跨终端体会规划,我们在对齐功用时要点会放在中心功用上,由于触及归属、成就感、虚荣等表现高层次需求的功用不是产品的中心操作,优先级往往会靠后或许被越过。但值得留意的是,在跨终端体会规划时,表现高层次需求的功用相同不容忽视。
在最近的一系列调研中我们明显发现,表现高层次需求的功用在用户心目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一方面,用户会越来越多地提出表现高层次需求的产品主张,比如,“视频谈天为何没有美颜功用?”、“谈天布景是否能够自定义?我期望营建更浪漫的谈天空气!”,可见,用户现已不只仅满足于交流这一交际需求,而是期望在交流中能展示更美丽的自己、营建更适合的气氛。另一方面,用户会由于高层次需求没有被满足而抛弃运用一款APP。我们发现,一些用户会由于一款APP的Pad版没有手机版上的个性化功用、特权功用或是与等级、积分有关的功用就抛弃运用,而是在Pad上运用这款APP的手机版。可见,跟着用户对表现高层次需求的功用诉求的提高,这些功用往往有较强的蝴蝶效应,影响到留存、满足度等重要产品方针,所以在当一款手机端APP要延伸到Pad端时,表现高层次需求的功用(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同步时间表拟定也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即便在一个APP中,表现高层次需求的功用可能有许多,一步到位地同步仍是分版别地进行迭代同步,会遭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团队的资源、全体的规划、每个版别的方针等。所以,高层次需求或许不是最紧迫的,但其重要程度在日益上升,在考虑其优先级的时分需求更多的留意。
槛儿三:怎么发挥Pad的优势
毕竟在做Pad版APP时我们不想只做一个被扩大的手机版产品,所以怎么更好地发挥Pad的优势,做出一些让用户振奋的功用成为做Pad端团队关注的要点。
以往我们在对产品运用场景进行剖析时主要采用了“场景→痛点/需求→时机”的思路(见图2),即经过整理用户运用场景,通常是运用时间、地址、做的工作、网络状况等维度,发现其间的痛点和需求,进而开掘其间的时机。但当运用场景上升为设备时,设备能够是Pad,也能够是其他的设备,如手表或是未来的新设备,触及的场景会十分多,所以就会面对一个问题:怎么对这么多场景进行归类会更有价值、更有助于APP在Pad端的立异呢?
图2:传统的产品运用场景研讨思路

依据对这个问题的考虑,我们整理出新的场景剖析模型,将用户对Pad特征的感知以及详细的APP归入其间,形成了如下模型(见图3)。在根本运用场景前增加了“设备特征感知”,也就是“为什么用该设备”,而关于每个运用场景,都对该问题进行答复,然后依据设备特征感知对场景进行归类,即把相同/类似设备特征感知的场景归为一类,并剖析存在的痛点和需求,最终结合详细产品,看哪些痛点或需求能够在产品上进行立异和处理,经过场景、痛点和需求的迁移使得用户在运用该产品时也能感遭到对应的设备特征。
图3:新的产品运用场景研讨思路

该模型的立异之处有二:1、将用户心思归入场景,深化了场景的概念,形成了新的场景整理系统,使场景不只局限在时间、地址、行为等物理维度;2、打通设备运用场景研讨与详细产品研讨,从设备运用场景这一更开阔的视界动身,结合详细产品的特征,更有助于开掘新的产品运用场景。因而,该模型有助于我们在规划跨终端体会时剖析怎么发挥设备的优势对产品进行改善,而这种改善由于适应了用户对设备的心思感知使得用户在运用时不会感觉有太多的不习气。
以将一款手机端的APP拓宽到Pad端为例(见表1),我们首要需求了解用户关于Pad特征的心思感知和运用Pad的根本场景,并依据对Pad特征的心思感知对Pad根本运用场景进行归类,开掘其间的痛点和需求,最终看是否有痛点/需求能够作为当时产品的时机,既顺运用户对Pad特征的感知,又给产品带来了特征。
表1:依据设备特征感知的产品时机开掘

小结:
APP跨终端体会让用户满足着实不易,既不能让用户感到很强的不适应,还要做出亮点。本文总结的三道坎儿更多的是从产品功用和用户体会视点动身进行剖析,指出了在规划跨终端体会时需求留意的一些问题,期望抛出的这块儿砖能引发大家更多关于跨终端体会规划的考虑。

上一条:企业建造微信大众号有什么...

下一条:浪讯科技教你四招收拾好规...